今年是一个炎热的夏天。在这样的酷暑之下,一些细微的变化也在发生,以湖北武汉为例,今年夏天,武汉第三医院前来就诊的隐翅虫皮炎的患者数量,已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。
与此同时,隐翅虫的分布范围正在扩大,从南方的广东、广西,逐渐北移,到北方的北京、天津,从以前的乡村田野飞进城市。
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一篇科普文章也提到,「近年来,由于气候变暖,毒隐翅虫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,因毒隐翅虫而受伤的案例逐年增加。」
尤其在社交平台上,不少坐标北京的用户也发现,家中出现了隐翅虫,不少人还因为此前并不了解它而「中招」。
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,10多年前几乎不被人注意到的毒隐翅虫,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。那么,今年被毒隐翅虫弄伤的人们有着怎样的遭遇?该怎样科学对待隐翅虫的伤口?毒隐翅虫能彻底消灭吗?我们又该如何与它共存?
文|易方兴
编辑|李天宇
蹊跷的伤痕
皮肤沾上毒隐翅虫体内的毒液,一开始会有什么反应?
答案是可能没什么太大反应。在湖南,27岁的阿树突然感觉右眼下方有一块长条形的区域,很痒。那是在5月份,「我以为是蚊子咬的,但又没找到蚊子包。想想可能是天气热了出汗,或是皮肤干燥导致。」到了晚上,她痒得难受,一直挠,没睡好觉。
挠了一晚上,没有任何好转。第二天阿树早上起床,眼睛下方那片皮肤更红、更痒了,「大约有五厘米长,一厘米宽」。在前几天,症状也就仅此而已。
就在前些天,家住湖北武汉江岸区的苏东一觉起来,手臂上也出现了一条很浅的红色痕迹,长约十厘米,宽约一厘米,论痒的级别,他觉得不如蚊子,但这种痒里,还伴随着一点点轻微的疼痛。
除此之外,没有任何其他有助于判断成因的迹象。没有看到虫子的尸体,家里的纱窗关得严严实实,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晨。
他没有放在心上。那是7月初,武汉正迎来最热的一个夏天,他又摔伤了腿,几乎一整天都只能待在家里,他推测手臂上的红色痕迹,是不小心被拐杖上的螺丝刮伤的。
他给妻子看手臂上的这条痕迹,妻子拿出软胶布,把螺丝缠了一遍。「这下没问题了。」妻子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