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警示:全球近30万人感染基孔肯雅热,我们需警惕
近日,据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,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发出警报,目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,全球感染人数已近30万。
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经伊蚊传播,以发热、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。这种疾病主要流行于非洲、南亚和东南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花蚊子”。人一旦被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就可能中招,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。
感染基孔肯雅热后,患者常突然起病,出现寒战、发热,体温可达39℃,还伴有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大约80%的患者在发病后2-5天,躯干、四肢等部位会出现斑疹、丘疹或紫癜,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。关节疼痛也是一大典型症状,多个关节和脊椎会出现疼痛、关节肿胀,还可能伴有全身性肌痛,且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。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、肝功能损伤、心肌炎及皮肤黏膜出血等严重情况。

为何此次基孔肯雅热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如此规模的感染呢?刘起勇专家指出,一方面外部环境流行强度高,当前的流行形势与10年前印度洋的基孔肯雅热大暴发相似,当年全球有50万人感染。另一方面,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孳生,蚊虫密度比较高,而此次输入的印度洋流行株特别容易被白纹伊蚊传播,传播效率极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也受到了影响。截至7月24日,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。
